樺南縣4.15重污染天氣整改方案
為落實《關于樺南縣重污染天氣督辦的函》(黑氣聯辦督﹝2022﹞9號)文件要求,保障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期間空氣質量良好,聚焦薄弱環節,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強化部門聯防聯控,強化執法檢查,全面落實各項大氣污染物管控要求,保障空氣質量不發生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
二、工作方式
以秸稈焚燒為重點管控領域,統籌兼顧揚塵、燃煤、機動車污染管控。以統籌引領、分工保障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具體工作。通過加強實施統籌協調、監測預警、督導檢查、應急應對等方式,保障空氣質量不發生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
三、具體措施
(一) 秸稈焚燒污染控制
1.壓實落靠各級網格主體責任。各級網格責任單位要嚴格落實“定區域、定人員、定職責、定任務、定獎懲”的“五定”要求,確保逐級包保幫扶制度有效運行。要專題研究、專門部署,各相關部門要協同聯動,形成合力。組織開展轄區內上下級督查,層層傳導壓力,層層壓實責任。各二級網格責任單位要建立完善日夜值班和交接班制度,三、四級網格責任單位要持續開展24小時巡查檢查,確保巡查檢查全覆蓋,不留死角。要做好應急和滅火設施整備,確保一旦出現“火情”,能第一時間出動、第一時間滅火。(責任部門:縣有效解決秸稈露天焚燒督導單位,各鄉鎮政府)
3.保持高頻現場巡查態勢。組織開展督查、巡查,定人、定位實現精細化管控。同時突出重點,緊盯重點區域、重點地塊。注意化解基層信訪矛盾,消除露天焚燒隱患。(責任部門:縣有效解決秸稈露天焚燒督導單位)
4.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各級網格責任單位應充分利用報紙、電視、微信等媒體平臺,加大宣傳警示力度,將禁燒要求傳達到每個村屯、每家每戶,自覺做到不從事露天焚燒秸稈、根茬及殘余物、垃圾、樹葉等影響大氣環境質量的行為。(責任部門:各鄉鎮政府)
(二)揚塵污染控制
1.防治道路交通揚塵
①增加機械化清掃頻次。建成區主干道機械清掃作業每日不少于2次,適當增加巡回作業時間,達到路面呈現本色、無明顯積存塵土(責任部門:縣環境衛生中心)
②道路上的積土要及時清運或采取臨時苫蓋措施,防止道路積土揚塵。(責任部門:縣環境衛生中心)
③運輸易產生揚塵物料的車輛必須加裝密閉運輸裝置,禁止未裝配或者密閉裝置破損的物料運輸車輛上路行駛。(責任部門:縣住建局)
2.防治施工工地揚塵
①建筑施工和道路施工嚴格落實“六個百分之百”要求。城市建成區內施工現場應做到“兩個禁止”,即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配制沙漿,禁止高空拋撒施工垃圾。(責任部門:縣城管局)
②施工現場應保持環境衛生整潔。根據施工情況,每天灑水1-2次,揚塵嚴重時增加灑水次數。(責任部門:縣城管局)
3.防治企業“三堆一場”揚塵
①工業企業對已實現棚化或全封閉措施的料倉、堆場等嚴格管理,避免外溢。(責任部門:樺南生態環境局)
②未實現棚化或全封閉的料場、煤堆、灰堆、渣堆等采取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嚴密圍擋,并采取有效覆蓋措施,防治揚塵污染。(責任部門:樺南生態環境局)
(三)燃煤污染控制
1.加強鍋爐、工業窯爐等燃煤設施除塵、脫硫、脫硝環保設施運行和達標排放情況的在線實時監控和現場檢查,發現污染防治設施運行不正常、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等情況,依法查處。(責任部門:樺南生態環境局)
2.燃煤鍋爐或機組,要燃燒低硫份、低灰份的優質煤,減少污染物排放。(責任部門:樺南生態環境局)
(四)機動車污染控制
1.強化非道路移動機械管控,未進行環保編碼登記、不符合第三階段和在用機械排放標準三類限值機械限制在機動車管控區域使用。(責任部門:縣交通局)
2.加大監督抽測力度,對物流園、工業園、貨物集散地、公交場站等車輛停放集中的重點場所柴油車輛,開展監督抽測,對排放檢測不合格的車輛,禁止管控時段內上路行駛和使用。(責任部門:縣交警隊,樺南生態環境局)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成立重污染天氣整改督導保障組,設在縣有效解決秸稈露天焚燒領導小組辦公室,全力抓好各項保障措施的督導工作。督促轄區各級政府嚴格落實環境空氣質量保障主體責任。
(二)強化監測預警
生態環境和氣象部門之間要加強對空氣質量的預測和會商,實時關注空氣質量變化情況,如遇不利氣象條件提前發布預警,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措施。
(三)強化督導幫扶
縣有效解決秸稈露天焚燒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指導督促各鄉鎮落實秸稈焚燒污染控制工作。對監管不到位、措施不落實而引起環境空氣質量惡化的及時進行處理。
(四)強化現場檢查
要組織開展轄區內自查。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預警后實施停產、限產減排的企業開展抽查檢查,對發現的污染防治設施不正常運行、應急減排措施執行不到位、超標排放等違法行為,依法查處。未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預警時,在不影響正常生產生活的前提下,也可采取必要措施降低空氣質量污染程度。
(五)強化宣傳引導
依托新聞媒體,廣泛開展空氣質量保障宣傳教育活動,強化環境信息公開和社會輿論監督,形成全社會重視大氣環境保護、參與環境建設的良好氛圍。